首页 > 高中生作文 > 人教版高中第四册四单元作文:扫一屋与扫天下 16_1200字

《人教版高中第四册四单元作文:扫一屋与扫天下 16_1200字》

提起人教版高中第四册四单元作文:扫一屋与扫天下 16_1200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下面就一起看看轩轩作文网给大家带来的关于人教版高中第四册四单元作文:扫一屋与扫天下 16_1200字的作文吧!


  懂汉时有一少年陈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干大事业。一天,其友薛勤采访,见他独居的院内握提不堪,便对他说“再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据说,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陈蕃有“扫天下”的胸怀固然不错,但是他没有认识到“扫天下”正是从“扫一屋”开始的道理,"扫天下"包含了“扫一屋,而不“扫一屋”是断然不能实现”扫天下"的理想的。这可以概括为“小事”和“大事”的关系问题。

  粒米成箩,聚沙成塔。先秦老子说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个对仗、排偶的句子,阐明的就是"积小成大"的哲理。苟况《劝学篇》里说“故不积挂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同样证明积累的意义。汇总起来,论证了“大事由小事构成”的观点。

  积善成德,量聚质升。前苏联革命导师列宁也说过“人要成就一件大事,就得从小事做起。”这旬话就是薛勤教育陈蕃的缘由。《爱的奉献》唱道“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拿四川发生大地震来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捐款人越多,灾区获救助的人就越多,四川重建就越快。"莫以善小而不为,意思是,不要因为善事小而不去做。袁隆平,改变了一粒小小水稻的基恩,创造了中国农业大丰收的奇迹,获得了"水稻之父"的殊誉。无独有偶,李振生实现了他的小麦人生。

  防微杜渐,防患未然。俗话说“冰凉三尺,非一日之寒。”用于正反两面,道理相通,也是"不以恶小而为之"的理由。"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是个类比,通过补衣的经验,说明小错也能铸成大错。"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居住在大江、大河岸边的人,对此一点也不敢掉以轻心。"多行不义必自毙"。一切坏人坏事,都可以用此原理来诠释。

  综上所述,"扫一屋"与"扫天下"的关系,就是小事与大事的关系,说明了任何大事都是由小事积累而成的道理。"积善成德","善"再小,也要积累才能成德。"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口号,也是"积小成大"的注释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可以发扬光大,成就火红的时代,像雷锋同志那样吧!从"扫一屋"做起,在平凡的冈位上,默默奉献,做好身边每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也就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本文关于人教版高中第四册四单元作文:扫一屋与扫天下 16_1200字的作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作文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精选作文,记得收藏关注本站。